中国电影报独家专访企业管理专家颜廷录——影视文化行业需要社会化自品牌营销
发布日期:2015-03-18浏览:1321
2010年,国务院就曾颁布了一系列关于电影文化行业的指导意见,又在同年底提出,将文化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政策导向,影视文化行业迎来良好的发展契机。可以看出,在政策的支持下,影视文化产业有了很大的提升,开始步入黄金时代,未来的发展势头也将更加迅猛。
但是行业内出现一些怪现象,一味的追求“明星效益”造成演员片酬疯涨,而对于电影作品本身却不重视,制作粗糙、剧本肤浅、题材混乱等问题,都饱受影迷诟病。中国著名企业管理专家颜廷录,对目前中国大陆的电影行业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根本原因就是作为生产电影产品的影视出品制作公司的不专业、不规范所造成的。他站在一个企业管理者的角度,发出了影视行业需要社会化自品牌营销这样的声音。
影视文化行业需要深化“品牌”的概念
《中国电影报》:关于“社会化自品牌营销”在影视文化行业内还鲜少听过,请您先谈谈您对行业品牌的理解。
颜廷录:其实“品牌”这个概念大家都不陌生,但作为第三产业的影视行业,无论市场空间还是发展势头都处在上升期,但却没有像其他行业这样深入人心,我认为这个问题存在于影视文化行业发展的黄金期,是值得关注和深究的,我们首先应该在行业内深化“品牌”这个概念。品牌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展现着企业的价值、文化和个性。
浙江本真影视董事长卢瑛女士在这个方面就有比较深刻的认知。我是本真影视的常年管理顾问,还是他们即将拍摄的院线电影《毕业那一年》的编剧,所以可以把本真影视作为一个案例来进行分析。卢瑛女士本来就是做实体企业的企业家,对公司品牌非常重视。她认为,要想建立一个公司的品牌,这不是一句口号,也不是一时感觉。品牌的基础,首先是产品的品质,没有了品质就无所谓品牌的概念。而她进军影视行业,同时也把这种思想带入进来。她认为,公司的品牌是靠每一个产品的优良品质才能得到市场的认同,形成良好的口碑,才能形成具有竞争力的品牌优势。因此,从事影视行业以后,卢瑛女士不断地强调要抓好电影生产制作的每一个环节,如剧本的水准、制作的精细、管理的规范等等方面,对于每一部电影,不求量而求精。她说,大牌演员不一定就能带来好的票房,而不好的票房一定是电影的品质不够优良。所以真正要建立本真影视品牌,关键是抓好电影产品本身的质量,卢瑛女士已将其纳入公司的长期战略规划。
影视公司亟待建立品牌名片,规范行业市场
《中国电影报》:资料调查显示,宏观看来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但是距离第一的美国还有很大的差距,您认为主要的差距在哪个方面?
颜廷录:差距不是很大,而是巨大。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我们的制作水平有限,既受限于制作经费的分配不合理,更受限于整个国内影视文化行业的市场不规范。要知道影视文化行业的主体是电影公司而不是演员,电影公司的思维和运作方式才是直接决定电影市场规范与否的关键所在。
基于这样的现状,本真影视公司在即将拍摄院线电影《毕业那一年》时,卢瑛董事长也是经过了慎重的思考,最后她提出一个理念,那就是“给年轻人机会,明天才会美好”,她希望通过对优秀人才的发现和选拔,来演绎好的故事,然后通过优良的制作,将具有一定品质的电影奉献给受众。她说,对于任何产品来说,要不虚不浮、本真本色,形式固然重要,但品质永远是内涵。
《中国电影报》:那国外的影视文化行业是怎样的情况,品牌价值对市场的影响有多大?
颜廷录:在国外,人们选择走进电影院的原因可能很简单,仅仅是由于电影是由哥伦比亚电影公司、迪斯尼、时代华纳等公司制作推出的,这就是电影企业品牌所具有的强大的市场号召力,但在中国,除了行业相关从业者,普通大众甚至完全不知道电影是哪家影视公司制作的。在残酷的电影市场竞争中,没有形成品牌优势的抢占先机,风险程度相对较高。对于这样的问题,刚才我以本真影视作为案例已经简单的给予了阐述。
《中国电影报》:您认为国内的影视公司内部最当务之急的举措应该是什么?
颜廷录:国内的影视公司亟待建立一个品牌名片,从而规范整个行业市场。作为行业主体的影视公司应该把更多的心思放在品牌的打造和维护上。就是必需在剧本内容、制作水平上更下工夫,才可能确保电影的品质。我很欣赏本真影视卢瑛董事长的一句话,品牌不仅仅是公司的形象,更是一种责任。
《中国电影报》:影视文化公司应该怎样准确定位自品牌,又该怎样进行自品牌营销?
颜廷录:要想树立影视公司品牌形象,不能什么产品都做。现在比较多的影视公司,微电影、电影、电视连续剧等等,只要他们觉得什么剧本好、什么能够取得经济效益,他们就做。本真影视董事长卢瑛女士认为,这样大而散的运作不可取,她说只有专业才能专注。因此她将本真影视公司做了一个定位,就是“致力于成为中国喜剧电影的优秀制作商”,只做电影,并且是喜剧电影,这样,公司才能集中精力、能力,资源等为市场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喜剧电影,也是中国目前第一家有精准定位的影视公司。我在全国管理培训上也经常提及这个案例,得到很到企业家学员的认同和参考。
因此,对于行业内资历尚浅的企业来讲,就必须扎实的走好每一步,花小钱办大事。根据观众对影片类型和题材的喜爱程度、电影档期票房分布,来制定一个可执行的发展方向。目前的国内市场,喜剧片、动作片、爱情片一直是观众最喜欢的类型,因此有一定的市场需求和固定观众群体,企业就节省了开发市场的资金和精力。选择一个便于操作且有优势的电影类型,用几年的时间专注打造出同一类型的若干部电影,同时将企业与品牌融为一体,整合媒体资源、人力资源、行业资源、社会资源进行自品牌营销的传播推广,在市场上积累广泛的关注,在业内收获良好的口碑,逐步形成品牌效应。
从自品牌营销角度来说,影视公司目前的现状来说,都是制作、营销、发行、院线等各自为阵,根据这种情况,本真影视董事长卢瑛女士提出,本真影视在目前的第一阶段,应该是集制作与营销为一体的影视公司,因为这样,才能将制作的电影产品更好地营销给市场和目标受众,等待时机成熟,要成为一体化的影视公司。现阶段,作为电影专业营销,在中国其实是刚刚起步,根据4p营销理论,他们实际上不是真正的营销,仅仅就是一种宣传,所以,卢瑛女士基于多年的企业经营理念,坚持将制作与营销融为一体,打破常规,突破传统经验束缚,敢于创新,实现社会化自品牌营销的企业运营思路。尽管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但她认为只要方向正确,一切迎刃而解。在平时的管理培训中,作为一个社会化自品牌营销,在影视行业,本真影视其实是一个非常好的案例。
《中国电影报》:在电影行业内您的观点是否被认同,您认为您所期待的行业自品牌营销何时才能够开始?
颜廷录:是的,我曾跟行业内的企业家进行过交流,我的观点也得到了他们的认可。我也了解到,他们当中已经有人准备开始行动了。我期待看到行业内的企业发展运行是一个良性循环,先打造品牌的价值吸引业内外更多专业的人才的加盟,巩固企业把品牌做专以后,才会有更多的自主权,开辟研发新的市场,甚至以品牌的价值,来引领市场的选择,将品牌做得更大更精。我也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影视文化行业会更加的规范,中国的电影市场会更加繁荣。
但是行业内出现一些怪现象,一味的追求“明星效益”造成演员片酬疯涨,而对于电影作品本身却不重视,制作粗糙、剧本肤浅、题材混乱等问题,都饱受影迷诟病。中国著名企业管理专家颜廷录,对目前中国大陆的电影行业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根本原因就是作为生产电影产品的影视出品制作公司的不专业、不规范所造成的。他站在一个企业管理者的角度,发出了影视行业需要社会化自品牌营销这样的声音。
影视文化行业需要深化“品牌”的概念
《中国电影报》:关于“社会化自品牌营销”在影视文化行业内还鲜少听过,请您先谈谈您对行业品牌的理解。
颜廷录:其实“品牌”这个概念大家都不陌生,但作为第三产业的影视行业,无论市场空间还是发展势头都处在上升期,但却没有像其他行业这样深入人心,我认为这个问题存在于影视文化行业发展的黄金期,是值得关注和深究的,我们首先应该在行业内深化“品牌”这个概念。品牌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展现着企业的价值、文化和个性。
浙江本真影视董事长卢瑛女士在这个方面就有比较深刻的认知。我是本真影视的常年管理顾问,还是他们即将拍摄的院线电影《毕业那一年》的编剧,所以可以把本真影视作为一个案例来进行分析。卢瑛女士本来就是做实体企业的企业家,对公司品牌非常重视。她认为,要想建立一个公司的品牌,这不是一句口号,也不是一时感觉。品牌的基础,首先是产品的品质,没有了品质就无所谓品牌的概念。而她进军影视行业,同时也把这种思想带入进来。她认为,公司的品牌是靠每一个产品的优良品质才能得到市场的认同,形成良好的口碑,才能形成具有竞争力的品牌优势。因此,从事影视行业以后,卢瑛女士不断地强调要抓好电影生产制作的每一个环节,如剧本的水准、制作的精细、管理的规范等等方面,对于每一部电影,不求量而求精。她说,大牌演员不一定就能带来好的票房,而不好的票房一定是电影的品质不够优良。所以真正要建立本真影视品牌,关键是抓好电影产品本身的质量,卢瑛女士已将其纳入公司的长期战略规划。
影视公司亟待建立品牌名片,规范行业市场
《中国电影报》:资料调查显示,宏观看来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但是距离第一的美国还有很大的差距,您认为主要的差距在哪个方面?
颜廷录:差距不是很大,而是巨大。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我们的制作水平有限,既受限于制作经费的分配不合理,更受限于整个国内影视文化行业的市场不规范。要知道影视文化行业的主体是电影公司而不是演员,电影公司的思维和运作方式才是直接决定电影市场规范与否的关键所在。
基于这样的现状,本真影视公司在即将拍摄院线电影《毕业那一年》时,卢瑛董事长也是经过了慎重的思考,最后她提出一个理念,那就是“给年轻人机会,明天才会美好”,她希望通过对优秀人才的发现和选拔,来演绎好的故事,然后通过优良的制作,将具有一定品质的电影奉献给受众。她说,对于任何产品来说,要不虚不浮、本真本色,形式固然重要,但品质永远是内涵。
《中国电影报》:那国外的影视文化行业是怎样的情况,品牌价值对市场的影响有多大?
颜廷录:在国外,人们选择走进电影院的原因可能很简单,仅仅是由于电影是由哥伦比亚电影公司、迪斯尼、时代华纳等公司制作推出的,这就是电影企业品牌所具有的强大的市场号召力,但在中国,除了行业相关从业者,普通大众甚至完全不知道电影是哪家影视公司制作的。在残酷的电影市场竞争中,没有形成品牌优势的抢占先机,风险程度相对较高。对于这样的问题,刚才我以本真影视作为案例已经简单的给予了阐述。
《中国电影报》:您认为国内的影视公司内部最当务之急的举措应该是什么?
颜廷录:国内的影视公司亟待建立一个品牌名片,从而规范整个行业市场。作为行业主体的影视公司应该把更多的心思放在品牌的打造和维护上。就是必需在剧本内容、制作水平上更下工夫,才可能确保电影的品质。我很欣赏本真影视卢瑛董事长的一句话,品牌不仅仅是公司的形象,更是一种责任。
《中国电影报》:影视文化公司应该怎样准确定位自品牌,又该怎样进行自品牌营销?
颜廷录:要想树立影视公司品牌形象,不能什么产品都做。现在比较多的影视公司,微电影、电影、电视连续剧等等,只要他们觉得什么剧本好、什么能够取得经济效益,他们就做。本真影视董事长卢瑛女士认为,这样大而散的运作不可取,她说只有专业才能专注。因此她将本真影视公司做了一个定位,就是“致力于成为中国喜剧电影的优秀制作商”,只做电影,并且是喜剧电影,这样,公司才能集中精力、能力,资源等为市场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喜剧电影,也是中国目前第一家有精准定位的影视公司。我在全国管理培训上也经常提及这个案例,得到很到企业家学员的认同和参考。
因此,对于行业内资历尚浅的企业来讲,就必须扎实的走好每一步,花小钱办大事。根据观众对影片类型和题材的喜爱程度、电影档期票房分布,来制定一个可执行的发展方向。目前的国内市场,喜剧片、动作片、爱情片一直是观众最喜欢的类型,因此有一定的市场需求和固定观众群体,企业就节省了开发市场的资金和精力。选择一个便于操作且有优势的电影类型,用几年的时间专注打造出同一类型的若干部电影,同时将企业与品牌融为一体,整合媒体资源、人力资源、行业资源、社会资源进行自品牌营销的传播推广,在市场上积累广泛的关注,在业内收获良好的口碑,逐步形成品牌效应。
从自品牌营销角度来说,影视公司目前的现状来说,都是制作、营销、发行、院线等各自为阵,根据这种情况,本真影视董事长卢瑛女士提出,本真影视在目前的第一阶段,应该是集制作与营销为一体的影视公司,因为这样,才能将制作的电影产品更好地营销给市场和目标受众,等待时机成熟,要成为一体化的影视公司。现阶段,作为电影专业营销,在中国其实是刚刚起步,根据4p营销理论,他们实际上不是真正的营销,仅仅就是一种宣传,所以,卢瑛女士基于多年的企业经营理念,坚持将制作与营销融为一体,打破常规,突破传统经验束缚,敢于创新,实现社会化自品牌营销的企业运营思路。尽管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但她认为只要方向正确,一切迎刃而解。在平时的管理培训中,作为一个社会化自品牌营销,在影视行业,本真影视其实是一个非常好的案例。
《中国电影报》:在电影行业内您的观点是否被认同,您认为您所期待的行业自品牌营销何时才能够开始?
颜廷录:是的,我曾跟行业内的企业家进行过交流,我的观点也得到了他们的认可。我也了解到,他们当中已经有人准备开始行动了。我期待看到行业内的企业发展运行是一个良性循环,先打造品牌的价值吸引业内外更多专业的人才的加盟,巩固企业把品牌做专以后,才会有更多的自主权,开辟研发新的市场,甚至以品牌的价值,来引领市场的选择,将品牌做得更大更精。我也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影视文化行业会更加的规范,中国的电影市场会更加繁荣。